梨子栽培管理

梨子栽培管理

 

梨為薔薇科、梨屬。梨子一般而言,適合生長在溫帶地區,然而台灣透過嫁接以及在剛海拔種植,也能種出美味的溫帶梨子。主要生產地為臺中市、苗栗縣及新竹縣,產量最多的地方在臺中市,其中和平區及東勢區的產量最多,兩地產量加起來,約占全臺總產量的一半。

 

 

●生態習性

梨在台灣目前栽培有二類

˙高接梨:在中低海拔地區,將高需冷性品種的梨穗嫁接於低需冷性品種的砧木之上,可結出高需冷性品種的果實,即俗稱的「高接梨」。

˙溫帶梨:種植在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高海拔山區,須高冷性品種果實,則稱為「溫帶梨」。

土壤:土壤pH值在5.0~8.5間皆能適應。

水分:梨耐旱性弱、對水需求量高,需較溼潤之栽培環境。

 

●品種

產果的品種

豐水梨

 

黃金梨

 

新興梨

 

臺灣甘露梨

 

◆果重250~500公克

◆果肉細緻,糖度高而酸度低

◆早熟品種

◆果皮帶斑點,果色偏淡黃色且細緻

◆果肉細緻、糖度高而酸度低

◆果重300~500公克

◆果皮顏色較深且略微粗糙

◆果肉脆,甜度高,酸度也較其他品種高

◆果實大,可達600公克以上,糖度高

◆農民自行育成的晚熟品種

 

 

 

砧木的品種

橫山梨

 

鳥梨

 

早期低海拔地區主要生產的品種,生長勢強健,果實產量高,果皮色澤深且粗糙,酸度高,逐漸被市場淘汰,目前多作為嫁接的根砧。

臺灣原生種,生長於低海拔地區,生長勢強健,果實小但產量高,果皮色澤深且粗糙,酸度高,作為加工品種或嫁接的根砧。

 

●梨栽培曆

高海拔地區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開花

 

 

 

 

 

 

 

 

 

 

 

果實生長

 

 

 

 

 

 

 

 

採收

休眠

 

 

 

 

 

 

 

 

目前市面販售的品種屬於溫帶梨,其芽體需要在7℃以下的低溫一段時間,才能開花結果,以臺中梨山為主要產區。

 

低海拔地區-高接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開花

 

 

 

 

 

 

 

 

 

 

 

果實生長

 

 

 

 

 

 

 

 

 

 

採收

 

 

 

 

母樹休眠

 

 

 

 

 

 

 

 

 

 

 

 

 

 

 

 

 

 

營養生長

 

嫁接期

 

 

 

 

 

 

 

 

 

 

臺灣低海拔地區利用嫁接方法,生產出高品質的溫帶梨果實,稱為高接梨,每年都需要重新嫁接,嫁接期在每年11-2月。

●栽培管理

階段

注意事項

嫁接

 

梨穗嫁接後只能開花結果一次,因此果農每年都必須為每一支梨穗重新嫁接,高海拔地區則不需要。

授粉

梨具有自交不親和特性,因此需要有其他品種的花粉幫助授粉。

疏花

 

梨開花時,一個芽體可綻放出7-11朵小花,若全數留下會造成養分競爭,因此藉由人工方式去除多餘的花朵,高接梨保留3朵花,而一般生產則保留1朵花。

套袋

 

到梨子幼果的果皮由細嫩轉變為較粗糙的時候,果農就得趕緊為果實套袋,避免病蟲害及鳥害,也可使果皮轉色一致,提高果實品質。

採收

果實呈現8分熟時,再將果實一顆一顆的採下,並依據果實的重量分級、包裝

產季

高接梨產季在每年5-8月;而梨山上的梨樹較晚開花結果,產季在8-11月

草生栽培

果園可採用草生栽培或種植綠肥作物如多年生花生、大豆、苕子 等作物,不僅能覆蓋土面,防止土壤流失,並能增加有機質含量。

 

梨樹施肥建議表(台肥版)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休眠期(落葉後)

農友牌鎂鈣肥

每株施用 4–6 公斤,撒施並翻入土中

基肥(萌芽前)

生技1號或3號有機質肥 + 黑旺特43號複肥

各每株施用 6–10 公斤 + 1.5–2 公斤,開溝環施後覆土

第一次追肥(疏果後)

黑旺特5號複肥

每株施用 1–1.5 公斤,環施

第二次追肥(果實肥大期)

金旺特43號複肥

每株約 1 公斤,平分 2–3 次施用

第三次追肥(採收前1個月)

實粒鉀複肥

每株施用 1–2 公斤

禮肥(採收後)

黑旺特5號複肥

每株施用 1 公斤,環施

💧噴灌/葉面肥建議(搭配著果期與果實生長期)

使用時期

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頻率

著果後每15–30天

活力鉀寶

稀釋200倍表土澆灌 或 300倍葉噴,每株0.5公斤

中果期每15–20天

台肥6號即溶複肥

同上,稀釋200倍澆灌或300倍葉噴,每株0.5公斤

著果後(交替使用)

台肥43號即溶複肥

同上,稀釋200倍澆灌或300倍葉噴,每株0.5公斤

開花前與小果期

活力鈣寶

稀釋800倍葉噴,每7–10天一次

開花前與小果期

活力礦寶(微量元素)

稀釋500倍葉噴,每株約 0.4 公斤

📌補充說明:

  1. 所有施肥建議皆為「單株」計算,可依樹齡與樹勢增減。
  2. 有機質與複肥搭配可提升梨果品質與保鮮度。
  3. 鈣與微量元素管理對於果實硬度、貯藏性、開花均勻度至關重要。

 

 

 

梨樹「禾康建議用肥版本」

一、土壤改良與基肥施用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休眠期(落葉後)

鎂鈣肥 + 磷礦粉

每株各施 3–4 公斤,撒施後翻入土壤調整 pH,補充鈣與氮

基肥(萌芽前)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每株各施 4–6 公斤,開溝環狀埋施後覆土,供應有機質與穩定肥效

二、追肥管理(分階段補充)

時間點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疏果後(第一次追肥)

禾康1號平均肥 + 鈣勇白肥

各稀釋 500 倍灌根,或每株灌施約 1 公斤,促進營養轉流

果實肥大期(2–3次)

禾康2號高鉀肥 + 鈣勇白肥

每株每次約 1 公斤,分2~3次稀釋 500 倍灌根

採收前1個月

禾康2號高鉀肥 + 金枝玉葉

每株 1 公斤 + 葉面 1000 倍金枝玉葉葉噴,提升糖度與色澤

三、採收後補充肥(禮肥)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採收後

禾康1號平均肥 + 鈣勇白肥

每株各 1 公斤灌施,恢復植株養分儲備,促進下年生長

四、即溶與葉面肥管理建議

使用時期

建議資材

使用方式與頻率

著果後

禾康即溶肥(2號高鉀) + 鈣勇白肥

每15–20天 500 倍灌根一次,促進果實膨大

中果期

禾康即溶肥(2號)與金枝玉葉交替葉噴

1000 倍葉噴每10–15天一次,提升果型與甜度

開花前、小果期

禾康微量元素 + 藻禾康(1000倍葉噴)

補充硼、鋅、鎂、矽等微量元素,促進花器健全與授粉成功率

🍃補充建議:

  • 可於開花期搭配放置「禾康授粉蜂」促進授粉效率。
  • 果實成長期如遇雨季或裂果情形,增加鈣勇白肥次數以提升果實硬度與抗裂果性。
  • 有機質基肥(好康633、禾康果樹肥)建議每年補施,提升土壤有機質與微生物活性。
  • 🌿 為什麼選擇禾康即溶肥?

    💧【比顆粒肥更快、更省、更有效】

     

    一沖即溶,養分即刻到位!

    顆粒肥需靠雨水溶解、土壤條件好才發揮,但禾康即溶肥只要一沖馬上吸收,快速補養、不中斷生長!

     

    精準施肥,節省成本

    搭配灌溉系統或澆水施用,養分直達根系,不用再等雨、不怕被沖走、不怕浪費!
    🌱 一桶水 + 禾康即溶肥 = 一次完成澆水+施肥!

     

    溶解好、兼容性高

    禾康即溶肥採用高純度進口原料,溶解無殘渣、不堵塞噴頭、可與多數農藥/資材混合使用,方便又安心!

     

    多種配方,對應不同作物與時期

    系列

    成分比例

    適用階段

    禾康1號平均肥

    20-20-20

    全期通用,生長平衡

    禾康2號高鉀肥

    12-12-36

    著色期、果實膨大期

    禾康3號高磷肥

    10-32-18

    花芽分化、開花期

    禾康4號生長肥

    30-10-10

    苗期、速長期

    為什麼選擇「即溶肥 + 禾康鈣勇」?

    項目

    優點說明

    1. 即時補養,快速吸收

    即溶肥溶解速度快、粒徑小,可迅速被植物吸收,對於快速補充養分特別有效。

    2. 精準施肥,節省成本

    可根據作物不同時期需求靈活調配(如高氮、高鉀、高磷),避免肥份浪費。

    3. 可搭配滴灌、葉噴使用

    相容性高,不易堵塞管線,適合現代化農業(如設施園藝、水耕、滴灌系統)。

    4. 加入「禾康鈣勇」更升級

    鈣是細胞壁與果實品質的關鍵,禾康鈣勇為硝酸鈣來源,易吸收且不影響pH,避免缺鈣障礙(如裂果、軟腐)。

    5. 一桶同施不結晶、不沉澱

    禾康即溶肥與禾康鈣勇可同桶混合,不易產生沉澱或鹽類結晶,確保施用穩定性。

    6. 強根壯苗,提升抗病性

    鈣與硝酸根共同作用,促進根系發展與組織強韌,減少病害感染風險。

    7. 果實更甜脆,產量更穩定

    鈣與鉀同時補充,有助於果實著色、硬度、糖度形成,提升品質與保鮮力。

感染後在葉背處產生黑色粉狀。

▲好發環境:病最適發病溫度為 15- 20℃,且連續降雨高濕的環境下,越冬孢子,春末氣溫上升並降雨時,藉空氣傳播造成感染。

▲管理方式:

1.剪除罹病枝條、果實及枯葉,並燒毀。

2.參考植保手冊推薦之藥劑。

 

🦠赤星病

梨葉上造成橘黃色病斑。梨赤星病的會感染在龍柏葉上,在下雨過後會隨風傳播感染梨葉。

▲好發環境:龍柏受感染後所產生的冬孢子堆,為次年梨赤星病之感染源。

▲管理方式:砍除龍柏或避免於梨產區種植龍柏。

🦠梨黑斑病

葉片會產生中央黑褐色斑點;果實受感染時,會有黑褐色斑點,略凹陷具有同心輪紋。

▲好發環境:在低海拔的區域或高溫高濕的 環境較容易發生。

▲管理方式:

1.剪除罹病果實集中銷毀。

2.嫁接前,使用【石灰硫磺】20 倍浸泡3-5分鐘進行梨穗消毒。

 

🦠梨褐根病

引起木本植物根部腐敗,地上部葉片枯死萎凋、全株衰弱死亡。

▲好發環境:褐根病菌能夠在根部存活,因此在罹病植物位置再種植木本植物,則有很高的機會染病。

▲管理方式:

施用【有機肥、蝦蟹殼粉、矽酸爐渣或S-H混合物等資材】,以增進土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藉以增強樹勢。

●參考資料

1.農委會.

2.沈原民、許晴情、黃冬青. 2020. 梨樹病害綜合管理策略.  臺中區農業專訊 110:22-25.

3.黃振文、鍾文全. 2007. 梨黑斑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7:49-51.

4.林惠虹. 梨常見蟲害. 苗栗農改場.

112.5.16

文章分類
果樹噴灌液肥建議表 火龍果栽培建議用肥 榴槤栽培建議 小番茄栽培建議 甘藷(地瓜)栽培建議 水耕蔬菜 藍莓栽培建議 大蒜建議 水稻有機農業建議 芒果施肥建議表 櫛瓜施肥建議表 龍眼施肥建議表 荔枝施肥建議表 蘿蔔栽培禾康建議用肥 桃樹施肥建議表 🌹玫瑰施肥建議表 荖葉栽培技術建議 檳榔栽培建議 高麗菜栽培建議 水稻🌾每分地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滴灌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建議用肥 柿栽培管理 羅勒栽培管理 繡球花栽培管理 檸檬栽培管理 薑栽培管理 薏苡栽培管理 薄荷栽培管理 蕹菜栽培管理 龍鬚菜栽培管理 龍眼栽培管理 樹玫瑰 蓮栽培管理 蒜頭栽培管理 酪梨栽培管理 萵苣栽培管理 黃金果栽培管理 菱角栽培管理 絲瓜栽培管理 棗栽培管理 梨子栽培管理 梅子栽培管理 馬鈴薯栽培管理 茭白筍栽培管理 香蕉栽培管理 香草植物栽培管理 韭菜栽培管理 茄子栽培管理 茂谷柑栽培管理 苦瓜栽培管理 胡蘿蔔栽培管理 紅龍果產培管理 紅豆栽培管理 秋葵栽培管理 洛神栽培管理 洋蔥栽培管理 洋桔梗栽培管理 洋香瓜栽培管理 青花菜栽培管理 花生栽培管理 芥菜栽培管理 芝麻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管理 咖啡栽培管理 西瓜栽培管理 綠竹筍栽培管理 紅茶栽培管理 杭菊栽培管理 彩色海芋栽培管理 甘藍栽培管理 鳳梨栽培管理 蝶豆栽培管理 翠珠花栽培管理 菜豆栽培管理 甘藷栽培管理 玉米栽培建議 仙草栽培管理 木鱉果栽培管理 山藥栽培管理 山葵栽培建議 大豆栽培管理 木瓜栽培技術基礎 南瓜栽培管理 文旦栽培管理 蔥栽培管理 草莓栽培管理 百香果栽培管理 百合花栽培管理 甜椒栽培管理 番茄栽培管理 茶樹栽培管理 芭樂栽培管理 蘆筍栽培管理 花胡瓜栽培管理 芋栽培管理 水稻栽培管理 辣椒栽培管理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