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栽培管理

 

香蕉栽培管理

香蕉屬芭蕉科中之芭蕉屬,種類很多,可供食用、藥用、纖維用及觀賞用等。110年臺灣香蕉種植地區,屏東縣占臺灣種植比例4成,是台灣最大香蕉產區,其次為南投縣、嘉義縣、高雄市。食用蕉分為鮮食、煮食用,煮食用香蕉在中南美洲、東南亞地區,為獲取澱粉之主要來源;而台灣主要以鮮食用香蕉為主,其中以華蕉種植最多,芭蕉類次之。

▲A: 香蕉花苞,B & C: 香蕉花藏於花苞內

●生態習性

◆溫度:香蕉屬熱帶果樹,喜歡長年高溫潮濕的氣候,平均溫度30~31℃生長最快,低於10℃則停止生長。

◆土壤:適宜栽培在排水、通氣性佳的壤土,土壤酸鹼度以pH 5.5 ~ 6.8為宜。

◆水分:香蕉惟需水量大的果樹,但又忌土壤水份含量過高傷害根群。香蕉在定植初期、開花期、結果期,需特別注重水分的適時適量供應。

●香蕉總類

華蕉類以北蕉為代表為台灣現今內外銷最重要之栽培品種;芭蕉類,在種植數量雖然不多,但卻成為各觀光地區的水果特產。

●栽培管理

●肥培管理

香蕉屬需鉀量較高之作物,鉀肥的補充對香蕉產量、品質有重要影響。

●植株施肥建議

*具體用量、次數應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態及土壤的肥力來判定。

*禾康高鉀肥2號亦可選用甜鉀多(5-14 液態雜項有機質肥料)替代。

●常見病害

香蕉黃葉病

好發生態:酸性砂質地較易發生,又排水不良及傷根情況下可促進本病發生。病原菌存在於土壤及病株內,靠雨水、河水、灌溉水、附有病土之農具及病苗而傳播到其他蕉園。

任意移動病株,且棄置於水 道田梗的失當處置,是造成該病害在台灣迅速蔓延的主因。

防治方式:

香蕉黃葉病無任何治療方法,「預防」是唯一減少損失的途徑。

1.少施化肥、多施有機肥。

2.種植耐病品種,且以健康組培苗栽培為佳。

3.發病率超過 10%以上之蕉園,轉作水耕作物(水稻需要種植 2~3 年以上,才可再種香蕉)。

4.對罹病蕉株採取「不移走」、「不除萌」(即不剷芽)、「不取芽」的 「三不」處置原則,避免病株因移動而散布,等病株枯萎後再以火焚除,並植穴中投入石灰,以抑制病原菌之活性。

5.土壤保養

使用【甲殼素】土壤灌注800倍,15天/次,幫助土壤中放線菌的繁殖,藉由放線菌所釋放物質,以減少土壤中的黃葉病病原菌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性,達到植物保護的目的。甲殼素亦可誘導植物產生防禦反應,進而抑制病原菌入侵。

 

嵌紋病

好發生態:藉由媒介蚜蟲(棉蚜為主)經豆科、茄科植物及雜草傳播至香蕉葉片。

防治方式:

1.定植初期,使用反光性強之銀色塑膠布覆蓋田畦,忌避蚜蟲入侵傳播病毒。

2.勿與豆瓜類或茄科作物毗鄰或間作。

3.嚴重疫區種植香蕉宜採用抗病性強之吸芽苗或行宿根栽培。

4.定植初期,加強噴灌、除草、防治蚜蟲及勿施重肥,可減少嵌紋病之滋生機會。

黑星病

好發生態:病菌胞藉雨水或露水散布。以9~11月期間之發病速度最快。

防治方式:

1.使用藥劑進行防治。

2.將病葉燒燬、經採收後之蕉株盡速砍除,並徹底清園。

3.在香蕉生長初期,更應徹底執行,最好每隔 2~3 星期割除 一次。

4.抽穗後 1 個月內之蕉果,都會很容易感病。因此,應提早套袋,以減少感染機會。

●常見蟲害

球莖及假莖象鼻蟲

好發時期:老舊或不常清園之蕉區蕉苗種植時期是球莖象鼻蟲危害之高峰期,冬季則是假莖象鼻蟲之主要危害期。

防治方式:

1.定期加強清園,並將殘株及塊莖切碎曬乾。

2.定植蕉苗前,在植穴內及土面施用藥劑。

 

花薊馬

好發時期:旱季期間(9~11月及3~4月)抽穗之幼果較易受到花薊馬之刺吸危害。

防治方式:

1.果房展開後,雄花苞需提早切除,避免花薊馬潛伏滋生。

2.定期保持土面濕潤及進行雜草防除工作。

3.放置【黃色、藍色黏紙】進行誘殺。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業主題館-香蕉.

2.財團法人台灣香蕉研究所. 2022. 香蕉產業熱訊 12.

3.李淑英、陳昭源、趙治平. 2013. 臺灣香蕉種原多元化與栽培管理.

4.蘇慶昌、趙治平. 2011. 香蕉主要害蟲簡介. 農業世界雜誌336:44-48.

5.趙治平. 2008. 香蕉黑星病.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8:46-48.

6.蔣世超、楊國廷、鄭耀輝. 2007. 黃葉病蕉園的土壤管理策略. 豐年半月刊 15:51-56.

7.劉宏輝. 1985. 香蕉栽培指導手冊. 臺灣香蕉研究所.

112.1.12

 

 

香蕉栽培管理重點建議

一、選地與種植基本原則

  • 最佳地形:選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公尺以下地區;避免曾發生黃葉病地。
  • 理想土壤:砂質壤土,pH 5.5–6.5。
  • 栽培制度:
    • 宿根栽培:1叢保留2株(結果母株+小吸芽),可節省成本。
    • 更新栽培:每年砍除重種,可控制產期與病蟲害。

 

🌱 二、種植建議

  • 栽植時期:以春季、秋季為宜。
  • 株行距:常見為2.5×2.5公尺,每分地約可種50–60株。
  • 補強支柱:果房期設立支撐防倒伏。
     

 

💧 滴灌施肥分期建議(每週一次)

🍃 苗期(定植後 12個月)

  • 禾康4號生長肥(30-10-10):每次 1公斤/分地
  • 金枝玉葉:300倍葉噴(每週1次)

🍃 中期(第35個月,抽穗前)

  • 禾康1號平均肥(20-20-20):每週 1.5公斤/分地
  • 活力磷寶:500倍滴灌(交替施用,促根壯苗)

💡第5個月起花芽分化開始,磷鉀比例逐步提高。

 

🍌 結果期(抽穗後至採收)

  • 禾康2號高鉀肥(12-12-36):每週 2公斤/分地
  • 鈣強液肥(有機鈣):500倍滴灌(促果皮堅實、防裂果)
  • 金枝玉葉:300倍葉噴或滴灌交替使用,增糖促熟

 

🌊 滴灌水量建議(參考)

  • 幼苗期:每週滴灌 2030 mm(水量約 23 噸/分地)
  • 成株期:每週 3040 mm(水量約 34 噸/分地)
  • 視氣候調整,建議裝設土壤濕度計監控

 

🌿 葉面補充建議(可搭配滴灌交替使用)

  • 藻禾康:1000倍,每10天葉噴一次,補微量元素
  • 亞磷酸組:1000倍,7~10天葉噴(預防病害)
  • 天然醫生:500倍,每5~7天葉噴一次,防蟲抗菌

 

📌 注意事項

  • 肥料應先溶解於肥桶,過濾雜質後再進入主管。
  • 使用有機液體如金枝玉葉、鈣強、藻禾康時注意滴頭堵塞風險,可選過濾細緻度50微米以上濾網。
  • 若遇颱風或雨季,可停肥避免流失。

🌿 禾康建議用肥|香蕉專用方案

🟤 基肥(定植前或定植時)

  • 好康果樹肥:100公斤/分地(增加有機質)
  • 好康633:100/分地(長效型氮源,雨季適用)
  • 黑金土:30–40公斤/分地(改良土壤、促進微生物)
  • 粒粒甜硫酸鉀鎂礦(K-Mag):10公斤/分地(鉀、鎂、硫補充)

配合深耕與混合覆土為佳。

 

🟡 追肥建議(分5次,與傳統推薦一致)

施肥時期

建議肥料

定植後1個月

禾康4號生長肥(30-10-10)20公斤/分地

定植後2個月

禾康4號生長肥 20公斤+金枝玉葉(300倍葉噴)

定植後3~3.5個月

禾康1號平均肥(20-20-20)30公斤

定植後4.5~5個月

禾康2號高鉀肥(12-12-36)40公斤

定植後6.5~7個月

禾康2號高鉀肥 30公斤+鈣強液肥(500倍)灌根

💧 噴灌補充建議

  • 藻禾康:1000倍葉噴,補微量元素。
  • 活力磷寶:500倍灌根,促進根系強健。
  • 金枝玉葉:300倍葉噴或灌根,增進光合與抗逆力。
  • 鈣強液肥:500倍葉噴,預防果皮裂傷與生理障礙。

 

 

🛡 災害預防建議

  • 颱風:果房抽出後即立支柱(高約4.8公尺),並固定袋裝。
  • 霜害:可於低溫前灌溉、噴溫水、雙層套袋。
  • 雨害:設排水溝,套袋防止炭疽病、黑星病。

 

📦 採收與果房管理

  • 整疏果把:最多留8把,依葉片數(每片葉對應一果把)進行疏果。
  • 套袋:抽穗後2–3週進行,建議使用淺藍色PE袋,有助提高色澤與商品率。
  • 採收標準:果指飽滿,果皮帶角,採收後依熟度分批催熟與包裝。
  •  

🍌 有機香蕉栽培建議(禾康資材整合)

🏞 選地與土壤管理

  • 首選地點:未發生黃葉病之地區,或休耕水稻田輪作。
  • 土壤管理:
    • 每年深耕改良一次。
    • 栽植前混拌:
      • 黑金土 30–40 公斤/分地
      • 好康果樹肥 100 公斤/分地
      • 苦土(鎂)或粒粒甜K-Mag 10公斤/分地

建議補充木炭灰(或碳化稻殼)改善酸化與根圈健康。

 

🌿 有機資材施肥建議(滴灌或灌根)

一、基肥(定植前拌入)

  • 好康果樹肥:100 公斤/分地
  • 好康633:30–40 公斤/分地(提供長效氮源)
  • 黑金土 + K-Mag:各30公斤

 

二、生育期滴灌/灌根建議

時期

資材

建議方式

倍數

頻率

苗期(前2月)

鈣強液肥 + 金枝玉葉

滴灌/灌根交替

各500倍

每7天

中期(第3–5月)

德國立補樂 + 活力磷寶

灌根或滴灌

各500倍

每7–10天

結果期

鈣強液肥 + 金枝玉葉

滴灌或葉噴

各500倍

每7天

全期補充

藻禾康

葉噴

1000倍

每10–14天

🐛 有機病蟲害管理建議(含天敵)

問題

建議資材/方式

備註

黃葉病

清園+亞磷酸組1000倍葉噴/灌根

每7–10天施一次

葉斑病、黑星病

天然醫生 300–500倍 + 套袋

配合枯葉清除

蚜蟲、粉介殼蟲

苦盡甘來 300倍、草蛉幼蟲

苦盡甘來避免花期施用

根圈問題

禾康甲殼素 500倍灌根+活力磷寶

每2週一次

病害防禦

亞磷酸組 1000倍

激發免疫系統(重要)

 

🌿 為什麼選擇禾康即溶肥?

💧【比顆粒肥更快、更省、更有效】

 

一沖即溶,養分即刻到位!

顆粒肥需靠雨水溶解、土壤條件好才發揮,但禾康即溶肥只要一沖馬上吸收,快速補養、不中斷生長!

 

精準施肥,節省成本

搭配灌溉系統或澆水施用,養分直達根系,不用再等雨、不怕被沖走、不怕浪費!
🌱 一桶水 + 禾康即溶肥 = 一次完成澆水+施肥!

 

溶解好、兼容性高

禾康即溶肥採用高純度進口原料,溶解無殘渣、不堵塞噴頭、可與多數農藥/資材混合使用,方便又安心!

 

多種配方,對應不同作物與時期

系列

成分比例

適用階段

禾康1號平均肥

20-20-20

全期通用,生長平衡

禾康2號高鉀肥

12-12-36

著色期、果實膨大期

禾康3號高磷肥

10-32-18

花芽分化、開花期

禾康4號生長肥

30-10-10

苗期、速長期

為什麼選擇「即溶肥 + 禾康鈣勇」?

項目

優點說明

1. 即時補養,快速吸收

即溶肥溶解速度快、粒徑小,可迅速被植物吸收,對於快速補充養分特別有效。

2. 精準施肥,節省成本

可根據作物不同時期需求靈活調配(如高氮、高鉀、高磷),避免肥份浪費。

3. 可搭配滴灌、葉噴使用

相容性高,不易堵塞管線,適合現代化農業(如設施園藝、水耕、滴灌系統)。

4. 加入「禾康鈣勇」更升級

鈣是細胞壁與果實品質的關鍵,禾康鈣勇為硝酸鈣來源,易吸收且不影響pH,避免缺鈣障礙(如裂果、軟腐)。

5. 一桶同施不結晶、不沉澱

禾康即溶肥與禾康鈣勇可同桶混合,不易產生沉澱或鹽類結晶,確保施用穩定性。

6. 強根壯苗,提升抗病性

鈣與硝酸根共同作用,促進根系發展與組織強韌,減少病害感染風險。

7. 果實更甜脆,產量更穩定

鈣與鉀同時補充,有助於果實著色、硬度、糖度形成,提升品質與保鮮力。

 

文章分類
果樹噴灌液肥建議表 火龍果栽培建議用肥 榴槤栽培建議 小番茄栽培建議 甘藷(地瓜)栽培建議 水耕蔬菜 藍莓栽培建議 大蒜建議 水稻有機農業建議 芒果施肥建議表 櫛瓜施肥建議表 龍眼施肥建議表 荔枝施肥建議表 蘿蔔栽培禾康建議用肥 桃樹施肥建議表 🌹玫瑰施肥建議表 荖葉栽培技術建議 檳榔栽培建議 高麗菜栽培建議 水稻🌾每分地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滴灌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建議用肥 柿栽培管理 羅勒栽培管理 繡球花栽培管理 檸檬栽培管理 薑栽培管理 薏苡栽培管理 薄荷栽培管理 蕹菜栽培管理 龍鬚菜栽培管理 龍眼栽培管理 樹玫瑰 蓮栽培管理 蒜頭栽培管理 酪梨栽培管理 萵苣栽培管理 黃金果栽培管理 菱角栽培管理 絲瓜栽培管理 棗栽培管理 梨子栽培管理 梅子栽培管理 馬鈴薯栽培管理 茭白筍栽培管理 香蕉栽培管理 香草植物栽培管理 韭菜栽培管理 茄子栽培管理 茂谷柑栽培管理 苦瓜栽培管理 胡蘿蔔栽培管理 紅龍果產培管理 紅豆栽培管理 秋葵栽培管理 洛神栽培管理 洋蔥栽培管理 洋桔梗栽培管理 洋香瓜栽培管理 青花菜栽培管理 花生栽培管理 芥菜栽培管理 芝麻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管理 咖啡栽培管理 西瓜栽培管理 綠竹筍栽培管理 紅茶栽培管理 杭菊栽培管理 彩色海芋栽培管理 甘藍栽培管理 鳳梨栽培管理 蝶豆栽培管理 翠珠花栽培管理 菜豆栽培管理 甘藷栽培管理 玉米栽培建議 仙草栽培管理 木鱉果栽培管理 山藥栽培管理 山葵栽培建議 大豆栽培管理 木瓜栽培技術基礎 南瓜栽培管理 文旦栽培管理 蔥栽培管理 草莓栽培管理 百香果栽培管理 百合花栽培管理 甜椒栽培管理 番茄栽培管理 茶樹栽培管理 芭樂栽培管理 蘆筍栽培管理 花胡瓜栽培管理 芋栽培管理 水稻栽培管理 辣椒栽培管理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