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栽培管理
<洋蔥栽培管理>
用有益菌相當重要、益生菌喜歡吃的幾丁質
如蝦殻粉、甲殻素也都要使用。
111.12.01
洋葱,蔥科、蔥屬,二年生植物,原產地為中亞、西亞及地中海沿岸。台灣主要產地為屏東、雲林及彰化,而屏東洋蔥的產量位居全臺第一,其中恆春、車城和枋山的洋蔥產量最多,和當地得天獨厚的環境大有關係,每年 3、4 月為屏東洋蔥採收期,越往北部則產期越晚,貯藏後可供應國內消費4-5個月,每年8~11月則必須仰賴進口洋蔥。
●國產跟進口洋蔥
(圖片來源:農委會)
●生態習性
◆溫度:好冷涼氣候,生育最適溫度為20-25°C。
◆土壤:土壤pH值介於6.0-6.5最佳。
◆水分:降雨和濕度對洋葱生長的影響較小。須注意在結球後期及採收期需保持乾燥,以減少病害發生、更有利於採收、貯藏等工作進行。
◆日照:洋葱食用部位是肥大的蔥球,而影響蔥球發育最主要的因子是日照時數。
台灣地區日照時數大較短,因此必須選擇短日型品種。
●種類
台灣主要栽培黃皮種,少量栽培紫皮種及白皮種。
(圖片來源:農委會)
●栽培管理
(圖片來源:農委會)
●肥培管理
●施肥建議
●常見蟲害
常見危害重有薊馬、潛蠅、甜菜夜蛾、根蟎
管理要點: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甜菜夜蛾可設置中改誘蟲器藍色,11-18個誘蟲器/公頃,掛於作物上方50~100cm,進行誘殺。
採收前後田間應保持乾燥,並先揀除罹病株及腐爛蔥球,以減少根蟎孳生機會。
●常見病害
春季氣候多變,導致病害容易發生,此時易受細菌性軟腐病、紫斑病、黃萎病及炭疽病等病害危害。
管理要點:
多施用有機肥,少用化學肥,並注意根部發育。
罹病之殘體不應棄置於田間,造成下期栽植時之感染源。
避免連作。
圖片來源:高雄農改場)、(黃等,2008)
黃萎病(萎凋病)
發病的幼苗會黃化、捲曲、徒長,嚴重時甚至會倒伏枯萎。生育至結球時的洋蔥若染病,則會根部腐敗、植株黃化凋萎。
好發環境:在連作地發生最嚴重,如遇下雨,則發病更為嚴重。
軟腐病
葉柄受感染後會出現水浸病斑,漸擴展、變褐且腐敗,蔥球則呈現水浸狀病徵且產生惡臭。
(圖片來源:高雄農改場)、(黃等,2008)軟腐病菌可長久殘存於罹病組織及土壤中,故於連作田區發病最為嚴重。
好發環境:好發於高溫高濕、多雨或強風的環境。
炭疽病
該病於葉部產生灰褐色病斑,感染鱗莖時,呈橘褐色凹陷病斑,進而侵染蔥球內部引起腐爛,影響蔥球增大及產量。
好發環境:病害好發在潮濕多雨環境。
紫斑病
受洋蔥紫斑病感染的洋蔥葉片產生紫黑色的紡病斑、邊緣黃化。
好發環境:喜好18-25℃及連續潮濕的環境,在高溫多濕時藉孢子感染洋蔥。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2.黃祥益、許哲夫、莊益源、陳昱初. 2008. 洋蔥栽培管理技術. 高雄區農技報導 94.
3.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2007. 洋蔥良好農業規範(TGAP).
🧅洋蔥施肥建議表(台肥版)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種植前2週(改良酸性土) |
農友牌鎂鈣肥 |
每分地施用 60 公斤,撒施後翻入土壤 |
開植溝施基肥 |
生技1號或生技3號 + 寶效101號 或 黑旺特1號複肥 |
各施用 100 公斤(有機) + 80 公斤(複肥),條施於畦底 |
定植後立即開根肥 |
活力磷寶 或 營養劑6號 |
稀釋 300 倍灌根或1公斤兌水淹灌 |
🌱追肥管理建議(洋蔥三段式追肥)
時間點 |
建議資材 |
用量與施法 |
第1次追肥(定植後15天) |
黑旺特1號複肥 |
每分地 40 公斤,畦面撒施或條施 |
第2次追肥(定植後30天) |
金旺特43號複肥 |
每分地 50 公斤,畦面撒施或條施 |
第3次追肥(定植後45天) |
寶粒鉀(50kg)或 黑旺特4號(40kg) |
每分地一次性施用,促進葉球肥大 |
💧噴灌/葉面補充建議
使用時期 |
資材 |
使用方式與頻率 |
生長期(每月1次) |
活力鉀寶 或 營養劑1號 |
每分地 0.3 公斤,稀釋 400 倍葉面噴施補營養 |
📌重點說明:
- 洋蔥屬於需鉀作物,後期肥培管理需重視鉀肥追施,以利葉球膨大與提升保存性。
- 使用鎂鈣肥可改善酸性土壤並強化根系健康。
- 三階段追肥應配合氣候與排水狀況,避免肥傷與澇害。
🧅洋蔥「禾康建議用肥版本」
一、基礎施肥與開根管理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種植前2週 |
磷鎂鈣 + 大顆粒硫酸銨 |
各施 20 公斤/分地,撒施後翻耕,調節酸性、強健根系 |
開溝基肥(定植前) |
碩成有機肥 |
施 20 包/分地(400斤),畦溝條施後覆土 |
定植後立即施用 |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各稀釋 300 倍灌根,有助快速發根與穩定苗勢 |
二、追肥建議(分3次施用)
施用時間點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用量 |
定植後15天 |
禾康1號平均肥 + 鈣勇白肥 |
稀釋 500 倍灌根或條施,每分地合計肥效相當於 40 公斤複肥 |
定植後30天 |
禾康2號高鉀肥 + 鈣勇白肥 |
稀釋 500 倍灌根,每分地合計肥效相當於 50 公斤 |
定植後45天 |
禾康2號高鉀肥 + 金枝玉葉 |
稀釋 500 倍灌根 + 金枝玉葉 1000倍葉噴,促進葉球膨大 |
三、噴灌與葉面補充建議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頻率 |
生育中期至後期 |
禾康即溶肥(2號高鉀) + 金枝玉葉 + 藻禾康 |
葉面稀釋 1000 倍,每 10–15 天噴施 1 次,共 2–3 次 |
生育中若遇肥害/缺素 |
藻禾康 + 禾康微量元素 |
稀釋 1000 倍葉噴補強,防止缺鎂、缺硼導致葉尖乾枯現象 |
🍃補充建議
- 建議每月加入「木醋液 500 倍灌根」,可調節土壤微生物平衡、防根腐與青枯。
- 洋蔥球根期應避免氮過高,故採「高鉀型」追肥設計,並搭配金枝玉葉穩定葉層厚度。
- 建議種植密度與灌水量穩定,以避免裂球與早期倒伏。
🧅洋蔥有機栽培建議(禾康資材版)
一、整地與基肥施用(強調有機質 + 土壤調理)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種植前2週 |
鎂鈣肥 + 磷礦粉(選用) |
每分地 40 公斤,調整pH並補鈣;可搭配木炭粉提升土壤緩衝力 |
開溝定植前 |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
各施 5 包/分地(約 125 公斤),條施溝底後覆土 |
二、開根與苗期穩定管理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定植後7天內 |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木醋液 |
稀釋 300 倍灌根,可混合施用,提升發根與抑菌 |
定植後10~14天 |
鈣強液肥 + 金枝玉葉 |
稀釋 500 倍灌根,促進葉面挺直與根系強健 |
三、中後期養分補充(重視鉀與鎂、果實膨大)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生育中期(約30天) |
德國立補樂(甜菜氮源) + 鈣強液肥 |
稀釋 500 倍灌根,補充有機氮與鈣防止葉黃尖枯 |
球根膨大期(45天起) |
粒粒甜硫酸鉀鎂礦(K-Mag) + 金枝玉葉 |
條施每分地15~20公斤,葉噴金枝玉葉1000倍,每10天1次 |
四、葉面與微量元素補充(全期均可使用)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頻率 |
任一階段(建議中後期) |
藻禾康 + 禾康微量元素 |
各稀釋 1000 倍葉噴,每1014天噴施1次,共23次 |
預防細菌性病害 |
木醋液 + 金枝玉葉 |
500倍混合噴施,每月1~2次,可降低病害壓力 |
🐞天敵與生物防治建議(有機系統)
害蟲/病害 |
天然對策 |
蚜蟲、小黃薊馬 |
黃色黏板誘殺 + 苦楝油葉噴(500倍) |
細菌性軟腐病 |
提早灌施木醋液 + 鈣強液肥,降低感染機率 |
斑潛蠅 |
保留田邊天敵植物(如金盞花)、避免雜草過盛 |
✅備註:
- 有機栽培需重視「平衡供肥」,不可偏施氮肥,以免導致倒伏與裂球。
- 全期建議搭配「木醋液」調理土壤、淨化菌相,每500倍定期使用。
🌿 為什麼選擇禾康即溶肥?
💧【比顆粒肥更快、更省、更有效】
✅ 一沖即溶,養分即刻到位!
顆粒肥需靠雨水溶解、土壤條件好才發揮,但禾康即溶肥只要一沖馬上吸收,快速補養、不中斷生長!
✅ 精準施肥,節省成本
搭配灌溉系統或澆水施用,養分直達根系,不用再等雨、不怕被沖走、不怕浪費!
🌱 一桶水 + 禾康即溶肥 = 一次完成澆水+施肥!
✅ 溶解好、兼容性高
禾康即溶肥採用高純度進口原料,溶解無殘渣、不堵塞噴頭、可與多數農藥/資材混合使用,方便又安心!
✅ 多種配方,對應不同作物與時期
系列 |
成分比例 |
適用階段 |
禾康1號平均肥 |
20-20-20 |
全期通用,生長平衡 |
禾康2號高鉀肥 |
12-12-36 |
著色期、果實膨大期 |
禾康3號高磷肥 |
10-32-18 |
花芽分化、開花期 |
禾康4號生長肥 |
30-10-10 |
苗期、速長期 |
🌱 專為高效農業打造!
禾康即溶肥特別適合:
- 滴灌 / 灑水栽培
- 溫室 / 水耕蔬菜
- 精緻果樹 / 高經濟作物
- 雨季前後補養使用
營養-營養攝入
洋蔥的稀疏,淺根系統要求對水分和養分進行仔細管理,以確保充足的可用性。相對不動的磷,鉀和金屬微量營養素,根部不易到達,而諸如氮等流動性養分則傾向於在根部區域浸出。
各種研究表明,在洋蔥小根區附近施用可提高養分利用效率。因此,與廣播應用相比,提供營養接近攝取部位的Nutrigation™(施肥)可以提高產量。(Thangasamy,2016年)
下圖顯示了整個季節的總體吸收動態。施肥的時機應考慮作物生長階段的養分吸收方式。如圖所示,最強烈的攝取發生在球莖起始階段的開始和球莖發育期間。
通過施肥或控釋肥料改善養分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洋蔥產量,還可以提高養分利用效率,使種植者獲得更好的回報,同時將環境風險降至最低。
氮(N)
移植產生的干球莖需要每公頃140-170千克氮。氮的施用量取決於土壤類型,降雨,灌溉,植物種群以及施用的方法和時間。通常,建議在播種前摻入建議氮素比例的25-30%。
缺乏氮將嚴重抑制生長。另一方面,人們認為過量的氮會產生肉質植物,而肉質植物更容易遭受霜凍傷害和疾病,並容易產生花梗。大量施氮還會使燈泡的貯藏性能惡化。最後,據信生長季節後期的過量氮會延遲成熟並造成雙中心。建議在收穫前至少4週停止施氮。
磷(P)
磷對於根發育至關重要,因此在建立階段是必需的。在整個生長周期中,磷的吸收率或多或少是恆定的。由於磷在土壤中不可移動,並且可以在鱗莖發育和成熟階段從老葉轉移到鱗莖,因此可以在種植前和鱗莖發育階段施用大部分磷,以簡化施肥程序。
洋蔥高度依賴叢枝菌根真菌從低至中等土壤測試P濃度的土壤中吸收磷。菌根真菌還可以改善某些高pH鈣質土壤中鋅和其他微量營養素的吸收。除種植非寄主農作物(如甜菜,油菜),熏蒸土壤或存在高磷外,農業土壤中的菌根真菌通常豐富。
鉀(K)
鉀是影響植物水分關係,細胞壁形成和植物能量反應的重要因素。建議通過在播種前摻入推薦鉀的30%至50%來分解鉀肥,並在鱗莖發育階段將其餘的鉀肥分開。在鱗莖發育階段施用鉀可增加鱗莖的大小和質量。低鉀水平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冷害。
土壤中的鎂(Mg)含量必須足以使洋蔥生長良好。如果鎂含量低,則在每公頃鎂中施用30千克的預製肥料。
硫(S) 建議在直接播種和移植的洋蔥中儘早施用硫。不要從生育程序中完全消除S。在移栽或播種時施用一半的元素S,在鱗莖發育階段之前施用一半的元素S。施用量不應超過45-70 kg S / ha。
田間直接播種或移植洋蔥需要硼(B)。如果土壤測試檢測到低B水平,則在移栽或播種前施用1.0 kg B / ha並摻入。不要超過推薦的量,因為硼可能對洋蔥有毒。
通過土壤測試確定為低的鋅(Zn)水平可以通過施用6 kg / ha的Zn進行校正。過量的Zn可能有毒,因此僅在需要時使用。鋅通常在基礎施肥中添加。
營養失調
氮: 缺乏會導致發育不良的植物,其葉片從淺綠色到黃色,會從葉尖退縮。而且,葉子傾向於直立,並且球莖比正常的要小並且更早成熟。過量的氮會導致植物快速生長並延遲成熟。球莖往往更柔軟,更容易受到腐爛的影響。
磷:缺乏會導致生長緩慢,成熟延遲以及收穫時高頸厚鱗莖的比例很高。葉片變成暗綠色,並從葉尖消退,而不會因氮和鉀缺乏而變黃。
鉀: 缺陷導致樹葉開始變得深綠色和老葉的提示開始枯萎,特別是在上表面。最終,葉子下垂並呈現出緞面狀,逐漸形成紙樣外觀,並形成類似於由氮缺乏引起的萎黃病。
鎂: 缺乏會導致植物生長緩慢,老葉在整個長度上會變成均勻的黃色。
鋅: 缺陷導致,具有明顯的扭曲矮化植株生長暈葉子的脈間失綠。洋蔥對鋅缺乏非常敏感。
鉬:缺乏會導致出苗和幼苗死亡。隨著植物的生長,葉子將在健康與壞死組織之間的明顯軟過渡區從葉尖枯萎。洋蔥對鉬缺乏非常敏感
錳:缺陷導致生長緩慢,推遲成熟,厚頸泡在收穫高比例。較老的葉子發展為小葉間萎黃,發展為葉尖灼傷,它們可能捲曲並最終壞死。洋蔥對錳缺乏非常敏感。
硼:缺陷導致扭曲和矮小的植物生長。葉片變脆,並可能從灰綠色變為藍綠色。幼葉可能是呈斑駁的黃綠色,而較老的葉子則呈褪綠色,頂端枯萎且凹陷。在葉片的根部附近可能會出現形成裂紋的橫向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