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

<水稻栽培管理>

水稻為禾本科、稻屬,一年生植物。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也最重要的作物。主要栽種地區為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市,而擁有遼闊平坦的地形,造就雲林成為稻米生產大縣,除了稻米產量第一雲林縣,花東地區也出產了不少知名的美味稻米,且品種多元,每種米的口感都不太一樣,擁有各自的愛好。

●稻米種類

一般從米質特性可分成粳米、秈米及糯米三類。

(圖片來源:農委會)稉稻栽培面積占所有稻類90%以上,主要種植的品種為臺南11號(佔全臺種植面積65%)。

●生態習性

◆溫度:水稻為熱帶或亞熱帶作物,生長季節最適平均氣溫為 20-30℃,最低溫度不應<15℃。

◆土壤:以pH5.5-7.0為佳,以壤土或腐植壤為最好,其次為粘質壤土。

◆水分:水稻比其他任何作物都需要更多的水,基本上要浸水條件才能生長的好。

◆光照:屬於短日作物,需要在日長短的時候才進行花芽分化,因此路燈下,因延長日長,導致花芽分化受阻。臺灣目前改良品種已適合一年兩期作日照時數,僅有少部分品種會有光敏感的現象。

●栽培管理

1分蘗:水稻會從莖基部再長出新的水稻,這種由莖分生的過程就叫作分蘗。

 

●肥培管理

稻米對氮鈣需求量較多,須適時補充氮鈣肥來源。

有機農業可以用鎂鈣肥一分地5-6包,好康633一分地20包追肥5包穗肥5包。

穗肥補充微量元素。

慣行磷鎂鈣2包硫酸銨10公斤,39號30公斤。

追肥及穗肥硫酸銨8-15公斤或硝酸鈣8-10公斤。穗肥前補充微量元素。

氮肥跟鉀肥過高米都不會好吃,蛋白質跟醇溶蛋白過多米軟軟度低口感不佳、鎂鈣肥足夠鉀低口感愈佳。

 

●施肥建議-有機栽培

*肥料用量,依土壤肥力、植株大小、水稻葉色應酌量增減。

●施肥建議

*肥料用量,依土壤肥力、植株大小、水稻葉色應酌量增減。

●常見害蟲

福壽螺

喜好取食稻株幼嫩部位,危害程度嚴重時,必需進行補植。

水稻插秧後14天內為主要受害時期,應於插秧前或插秧後防治。

整地後插秧前用【苦茶粕】50公斤/公頃。苦茶粕使用溫度愈高效果愈好。

瘤野螟(縱捲葉蟲)

幼蟲將水稻葉片捲成筒狀,躲藏其中啃葉肉,嚴重時影響水稻生長及稻穀稔實率。

主要危害第二期作,其成蟲在第一期稻收穫後,棲息於茂盛的雜草堆中,整地時清除田區雜草可降低成蟲飛入稻田繁殖。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二化螟蟲

幼蟲會潛入葉鞘、稻莖內為害,造成葉黃葉、枯心,孕穗期危害則會造成白穗,被害莖內充滿糞便。

主要危害第一期作,越冬蟲之多寡與一期稻被危害程度有密切關係。

在第二期作收割時,最好使用收割機將稻稈切成小段晒乾後,使用曳引機連同稻樁一起埋入土中,然後灌水,可殺死越冬幼蟲及蛹,而降低越冬蟲的危害。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常見病害

氮肥施用過多亦會使水稻抗病性降低,且容易發生紋枯病及白葉枯病。適當鉀肥可增加稻株抗病性,然而氮肥多會降低鉀肥的效果。

稻株若栽培密度過高,往往因通風不良造成高溫多濕之環境,有助於病蟲害發生(如紋枯病、稻熱病及褐飛蝨),故建議農友插秧時適度拉寬行株距,通風良好時病害發生亦較少。

矽是稻株的重要元素,稻穀及稻草分解後會釋出矽酸化合物,可增強水稻組織之硬度,降低病害發生。

有機栽培可施用【亞磷酸+氫氧化鉀】1000倍,於插秧後一個月,每星期一次,連續2∼3次,抽穗前可再補施,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參考資料

1.稻米主題館. 行政院農委會.

2.張素真、賴巧娟. 2020. 稻作生產氣象因子風險評估. 苗栗農業專訓 89:5-8.

3.潘昶儒、林泰佑、蔡依真、陳任芳、張光華、施清田、倪禮豐、黃佳興、游之穎、林立、 范美玲. 2016. 有機水稻專業栽培技術手冊.

4.賴文龍、郭雅紋. 2015.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193.

112.1.26

<水稻栽培管理>

水稻為禾本科、稻屬,一年生植物。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也最重要的作物。主要栽種地區為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市,而擁有遼闊平坦的地形,造就雲林成為稻米生產大縣,除了稻米產量第一雲林縣,花東地區也出產了不少知名的美味稻米,且品種多元,每種米的口感都不太一樣,擁有各自的愛好。

●稻米種類

一般從米質特性可分成粳米、秈米及糯米三類。

(圖片來源:農委會)稉稻栽培面積占所有稻類90%以上,主要種植的品種為臺南11號(佔全臺種植面積65%)。

●生態習性

◆溫度:水稻為熱帶或亞熱帶作物,生長季節最適平均氣溫為 20-30℃,最低溫度不應<15℃。

◆土壤:以pH5.5-7.0為佳,以壤土或腐植壤為最好,其次為粘質壤土。

◆水分:水稻比其他任何作物都需要更多的水,基本上要浸水條件才能生長的好。

◆光照:屬於短日作物,需要在日長短的時候才進行花芽分化,因此路燈下,因延長日長,導致花芽分化受阻。臺灣目前改良品種已適合一年兩期作日照時數,僅有少部分品種會有光敏感的現象。

●栽培管理

1分蘗:水稻會從莖基部再長出新的水稻,這種由莖分生的過程就叫作分蘗。

 

●肥培管理

稻米對氮鈣需求量較多,須適時補充氮鈣肥來源。

有機農業可以用鎂鈣肥一分地5-6包,好康633一分地20包追肥5包穗肥5包。

穗肥補充微量元素。

慣行磷鎂鈣2包硫酸銨10公斤,39號30公斤。

追肥及穗肥硫酸銨8-15公斤或硝酸鈣8-10公斤。穗肥前補充微量元素。

氮肥跟鉀肥過高米都不會好吃,蛋白質跟醇溶蛋白過多米軟軟度低口感不佳、鎂鈣肥足夠鉀低口感愈佳。

 

●施肥建議-有機栽培

*肥料用量,依土壤肥力、植株大小、水稻葉色應酌量增減。

●常見害蟲

福壽螺

喜好取食稻株幼嫩部位,危害程度嚴重時,必需進行補植。

水稻插秧後14天內為主要受害時期,應於插秧前或插秧後防治。

整地後插秧前用【苦茶粕】50公斤/公頃。苦茶粕使用溫度愈高效果愈好。

瘤野螟(縱捲葉蟲)

幼蟲將水稻葉片捲成筒狀,躲藏其中啃葉肉,嚴重時影響水稻生長及稻穀稔實率。

主要危害第二期作,其成蟲在第一期稻收穫後,棲息於茂盛的雜草堆中,整地時清除田區雜草可降低成蟲飛入稻田繁殖。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二化螟蟲

幼蟲會潛入葉鞘、稻莖內為害,造成葉黃葉、枯心,孕穗期危害則會造成白穗,被害莖內充滿糞便。

主要危害第一期作,越冬蟲之多寡與一期稻被危害程度有密切關係。

在第二期作收割時,最好使用收割機將稻稈切成小段晒乾後,使用曳引機連同稻樁一起埋入土中,然後灌水,可殺死越冬幼蟲及蛹,而降低越冬蟲的危害。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常見病害

氮肥施用過多亦會使水稻抗病性降低,且容易發生紋枯病及白葉枯病。適當鉀肥可增加稻株抗病性,然而氮肥多會降低鉀肥的效果。

稻株若栽培密度過高,往往因通風不良造成高溫多濕之環境,有助於病蟲害發生(如紋枯病、稻熱病及褐飛蝨),故建議農友插秧時適度拉寬行株距,通風良好時病害發生亦較少。

矽是稻株的重要元素,稻穀及稻草分解後會釋出矽酸化合物,可增強水稻組織之硬度,降低病害發生。

有機栽培可施用【亞磷酸+氫氧化鉀】1000倍,於插秧後一個月,每星期一次,連續2∼3次,抽穗前可再補施,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禾康水稻用肥建議(一期、二期皆適用)

 

一、插秧前(整地期)

 

於整地時,每分地施用好康633,均勻撒施後翻土入田。此步驟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升有機質與微生物活性,打好水稻根系生長的基礎。

或化肥做基肥育苗床土可預先拌入寶效39號複合肥(N-P-K 12-18-12+有機質10%)做基肥 。此配方磷含量高,有助於幼苗根系發展和健強苗勢 。施用量約每分地40公斤,第二次整地前全面撒施並拌勻於土中 。若土壤偏酸,可提前2週施用鎂鈣肥調節pH(每分地約80公斤,整地前撒施後翻耕)【 播種後至秧苗2-3葉期,可酌施少量速效氮肥促進葉片生長,加入禾康鈣勇白肥10公斤一分地但避免過量以防徒長。

 

二、秧苗期(插秧後7天左右)

 育苗期是水稻播種至秧苗移植前的階段,培育壯苗對後續生長至關重要。基肥中的磷肥在此期尤為重要,可促進幼苗發根和健全根系 。建議在秧田整地時施足磷鉀肥作基肥,同時適量氮肥培育青綠健壯的秧苗。

秧苗活力是高產的關鍵。建議使用藻禾康1000倍與鈣勇白肥5公斤/分地,有助於強化根系發展、增強抗病力,讓秧苗快速適應環境。

育苗床土可預先拌入寶效39號複合肥(N-P-K 12-18-12+有機質10%)做基肥 。此配方磷含量高,有助於幼苗根系發展和健強苗勢 。施用量約每分地40公斤,第二次整地前全面撒施並拌勻於土中 。若土壤偏酸,可提前2週施用鎂鈣肥調節pH(每分地約80公斤,整地前撒施後翻耕)【 播種後至秧苗2-3葉期,可酌施少量速效氮肥促進葉片生長,但避免過量以防徒長。

 

三、分蘗期(約插秧後20~25天)

 

分蘗期是營養生長高峰期,需大量氮肥促進生長。建議每分地施用禾康鈣勇10公斤/分地搭配大顆硫酸銨20公斤,有效促進分蘗、培養健壯植株。

化肥建議插秧後約10–5天(一期作約15天,二期作10天)施用第一次追肥一追肥【 推薦使用寶效101號或寶效105號複合肥作分蘗肥,每分地約施25公斤,均勻撒施於田間【 寶效101號(20-5.5-10+有機質10%)含較高氮,有利於迅速提供氮素促進分蘗【 寶效105號(16-8-12+有機質10%)則氮磷鉀較為均衡,可視田間長勢選用【 插秧後30天左右(二期作20天)進行二追肥,建議施用寶效105號或寶藍肥複合肥25公斤/分,再次補充氮鉀【 寶藍肥配方為12-12-17+2%MgO(含有機質10%)【 含量高,能強化稻株抗倒力並為後期穗發育儲備鉀素。追肥宜在田間排水露田時撒施,撒後數日再灌水淹田,讓肥料有效滲入土壤【 若使用台肥黑旺特系列複合肥(如黑旺特1號20-5-10或黑旺特5號16-8-12,含硫、鈣及有機質)作追肥,需特別注意施肥方法:應先排水露田再施,施後約3天再復水,以避免氮損失

**預期功效:**適時追施分蘗肥可明顯提高有效分蘗數,培養健壯的莖稈和繁茂的葉叢,為穗數打基礎。鉀肥充足時,稻株茎秆粗壯不易倒伏,葉片厚綠光合作用效率高。台肥田間試驗指出,適量補鉀能提升水稻肥效吸收效率並增進生長勢【 寶效系列以硫酸鉀為鉀源,有助於提高肥效)。

 

 

注意事項:追肥時田間應保持薄水或稍乾濕交替狀態,以利養分滲入土壤。避免在大太陽下或高溫時追肥,以防氨氣揮發。台肥特別提醒,如田間葉色濃綠、生長過旺,應酌減氮肥用量,以免氮肥過多導致後期倒伏、稻穀品質下降或病蟲害增加【 若前期氮過量,可葉面噴施禾康3號(速效水溶肥)1000~800倍液,以矯正植株養分平衡,改善過度貪青現象

 

四、穗肥期(孕穗前約15天)

抽穗期涵蓋從幼穗形成開始,經孕穗至稻穗抽出揚花的生殖生長階段。此期水稻從分蘗轉向生殖生長,需要充足的養分來保證穗分化數量和穗粒數。同時,過程中植株對微量元素(如鋅、硼)需求上升,葉面施肥可迅速補充所需。農藝上通常在幼穗分化初期施用穗肥,以增加每穗小穗數和結實率 

此時需補充鉀肥與鈣質以穩定抽穗與結實。建議每分地施用禾康高鉀型(12-6-36)5公斤,並搭配鈣勇白肥15公斤/分地,提升籽實的充實度與品質。

在幼穗形成期(一期作約插秧後55~60天,二期作約45~50天)施用穗肥【 推薦每分地追施寶效105號或寶藍肥複合肥25公斤,於曬田後重新進水時均勻撒施【 此時選用含鉀較高的寶藍肥(12-12-17+MgO)可充分補充水稻孕穗和抽穗過程對鉀的需求,促進穗大粒多【 寶效105號 (16-8-12) 則提供適量氮助長穗分化,同時含磷鉀平衡。台肥說明,穗肥用量應視稻株葉色、長勢及當年氣候靈活增減【 葉色過淡或天氣不良時可適當增施,反之則減量,以防貪青晚熟。除土壤追肥外,台肥建議在抽穗前後搭配葉面營養補給:例如在孕穗期(抽穗前約2週),葉面連續施用活力磷寶+活力3號(各0.15公升/分地)400倍液,每7天一次共約3次,可增強植株抗逆並提高授粉結實率【。活力磷寶為台肥的溶磷菌液態肥,能活化土壤中固定磷並促 】;活力3號則是生物刺激營養劑,含有有益菌與酵素,可提升作物抵抗不良環境 】。兩者配合在穗期葉噴,可減少稻熱病等穗部病 】。需要注意的是,抽穗揚花期避免噴藥噴肥,尤其開花當日不宜葉面施肥或農藥,以免影響授粉。 

預期功效:通過穗肥和葉面肥雙管齊下,能夠顯著增加每穗粒數和結實率。充足氮素確保穗分化數量,而鉀肥和微量元素則提高授粉受精品質,最終表現為穗大粒多、籽粒飽滿。試驗顯示,在穗期適當增施鉀肥的田區,水稻產量常提高達 】。葉面噴施則是最快速補充養分的方法,可即時緩解臨時缺素並提升特定生理階段的產 】。

 

注意事項:穗肥施用要根據實際長勢靈活調整。台肥指出可透過田間葉色判斷需肥程度,配合葉色計或葉齡診斷更精 31】。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間,如遇陰雨連綿或病害嚴重,可適當增加活力磷寶等葉面施用次數,提升植株 71】。進入抽穗揚花期後,停止一切葉面噴灌作業,以避免影響花粉受精。施用海法硝酸鉀等含硝態氮肥做穗肥時,要確保施後稻株能在短期內吸收利用(宜在抽穗前稻株生長旺盛期),以免硝態氮在還沒被吸收前就於厭氧水田中反硝 】 

五、抽穗期

抽穗期涵蓋從幼穗形成開始,經孕穗至稻穗抽出揚花的生殖生長階段。此期水稻從分蘗轉向生殖生長,需要充足的養分來保證穗分化數量和穗粒數。同時,過程中植株對微量元素(如鋅、硼)需求上升,葉面施肥可迅速補充所需。農藝上通常在幼穗分化初期施用穗肥,以增加每穗小穗數和結實率。 

抽穗階段是產量關鍵,推薦使用藻禾康1000倍搭配金枝玉葉600倍進行葉面噴施,促進抽穗整齊、提升抗逆性,有助於增加結穗數與籽粒數。

在幼穗形成期(一期作約插秧後55~60天,二期作約45~50天)施用穗肥【 推薦每分地追施寶效105號或寶藍肥複合肥25公斤,於曬田後重新進水時均勻撒施【 此時選用含鉀較高的寶藍肥(12-12-17+MgO)可充分補充水稻孕穗和抽穗過程對鉀的需求,促進穗大粒多【 寶效105號 (16-8-12) 則提供適量氮助長穗分化,同時含磷鉀平衡。台肥說明,穗肥用量應視稻株葉色、長勢及當年氣候靈活增減【 葉色過淡或天氣不良時可適當增施,反之則減量,以防貪青晚熟。除土壤追肥外,台肥建議在抽穗前後搭配葉面營養補給:例如在孕穗期(抽穗前約2週),葉面連續施用活力磷寶+活力3號(各0.15公升/分地)400倍液,每7天一次共約3次,可增強植株抗逆並提高授粉結實率【 57】。活力磷寶為台肥的溶磷菌液態肥,能活化土壤中固定磷並促 28】;活力3號則是生物刺激營養劑,含有有益菌與酵素,可提升作物抵抗不良環境 71】。兩者配合在穗期葉噴,可減少稻熱病等穗部病 67】。需要注意的是,抽穗揚花期避免噴藥噴肥,尤其開花當日不宜葉面施肥或農藥,以免影響授 57】

 預期功效:通過穗肥和葉面肥雙管齊下,能夠顯著增加每穗粒數和結實率。充足氮素確保穗分化數量,而鉀肥和微量元素則提高授粉受精品質,最終表現為穗大粒多、籽粒飽滿。試驗顯示,在穗期適當增施鉀肥的田區,水稻產量常提高達 27】。葉面噴施則是最快速補充養分的方法,可即時緩解臨時缺素並提升特定生理階段的產 40】。

六、結穗期(抽穗後10~15天)

結穗期指水稻抽穗後至成熟收穫前這段灌漿結實時期。此期重點在於提高籽粒灌漿速度和充實度,確保穀粒飽滿、千粒重增加。同時植株進入生殖後期,根系和葉片活力下降,後期追肥宜及時且不宜過遲,以免延遲成熟。後期肥管理著重補鉀、適量補氮及微量元素,並注意控水和病害防治。

結穗期通常不再土壤追肥大量氮素,以免影響成熟。但對於灌漿後期葉片早衰、葉色明顯褪淡的田塊,可進行粒肥或稱穗後肥的施用。台肥經驗是於抽穗完成後約10天左右(乳熟期初期)視情況進行葉面追肥。例如持續使用活力磷寶+活力3號葉面噴施,每7天一次連續2-3次,可延長功能葉壽命,促進乾物質向穎 61】。由於活力磷寶與3號為生物性肥料,適合有機種植或一般栽培作後期保健施用。若使用化學肥料,台肥建議此期葉面噴肥宜選擇即溶肥產品,如即溶6號等速溶性高鉀配方,按照200~300倍液稀釋後噴 40】。這類葉面肥富含鉀和必要微量元素,能補充後期根系吸收下降時的養分供應,改善籽粒充實度。同時鉀有助提升稻米品質和抗倒能力,降低因後期倒伏或病害造成減產的風險。田間管理上,台肥建議在收割前2週左右停水(曬田),讓田土變乾,以促進米粒成熟並方便機 61】。最後一次曬田前,如有需要可結合施入少量鎂鈣肥提升稻穀品質(如提高糙米中鈣含量)但不宜過量。

 

此期需再強化鉀素補充,穩定籽實發育與充實。建議每分地再施用禾康高鉀肥型5公斤,淋施於根部,有助於提升整體產量與稻米品質。

預期功效:適當的結穗期施肥管理能提高結實粒重和稻米品質。鉀肥充足時,籽粒灌漿更飽滿、千粒重增加,碾米品質改善(粒大均勻、光澤度好)。葉面補肥可延緩功能葉衰老,提高籽粒中的澱粉積累量,從而提升產量。同時,後期合理施肥有助於提升米粒中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如增加精米中鋅含量),提高營養 0】。總體而言,結穗期的精細管理可將分蘗期和抽穗期取得的增產優勢轉化為最終產量。

 

注意事項:水稻後期施肥強調“不宜過多、過晚”。過多氮肥會延後成熟並增加稻穀含水率,不利於收穫和貯藏;過晚施肥則可能導致青粒增加。應根據品種特性調整施肥計畫,早熟品種後期肥宜減量或提前,晚熟品種可適當延長供肥期但須確保有足夠成熟 】。此外,注意病害防控:抽穗後是稻曲病、稻熱病高發期,施肥過多可能加重 】。因此後期施肥與用藥需配合,發病時適當停止葉面追肥,以免適得其反。收穫前注意田間乾濕控制,避免因過度澆灌導致倒伏或穀粒含水量過高。 

七、台肥40公斤肥料減半使用。

 

#藻禾康 #水稻建議 #禾康鈣勇 #大顆粒硫酸銨 #金枝玉葉●參考資料

1.稻米主題館. 行政院農委會.

2.張素真、賴巧娟. 2020. 稻作生產氣象因子風險評估. 苗栗農業專訓 89:5-8.

3.潘昶儒、林泰佑、蔡依真、陳任芳、張光華、施清田、倪禮豐、黃佳興、游之穎、林立、 范美玲. 2016. 有機水稻專業栽培技術手冊.

4.賴文龍、郭雅紋. 2015. 水稻栽培管理技術手冊.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193.

112.1.26

 

 

文章分類
果樹噴灌液肥建議表 火龍果栽培建議用肥 榴槤栽培建議 小番茄栽培建議 甘藷(地瓜)栽培建議 水耕蔬菜 藍莓栽培建議 大蒜建議 水稻有機農業建議 芒果施肥建議表 櫛瓜施肥建議表 龍眼施肥建議表 荔枝施肥建議表 蘿蔔栽培禾康建議用肥 桃樹施肥建議表 🌹玫瑰施肥建議表 荖葉栽培技術建議 檳榔栽培建議 高麗菜栽培建議 水稻🌾每分地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滴灌施肥建議 禾康草莓介質栽培建議用肥 柿栽培管理 羅勒栽培管理 繡球花栽培管理 檸檬栽培管理 薑栽培管理 薏苡栽培管理 薄荷栽培管理 蕹菜栽培管理 龍鬚菜栽培管理 龍眼栽培管理 樹玫瑰 蓮栽培管理 蒜頭栽培管理 酪梨栽培管理 萵苣栽培管理 黃金果栽培管理 菱角栽培管理 絲瓜栽培管理 棗栽培管理 梨子栽培管理 梅子栽培管理 馬鈴薯栽培管理 茭白筍栽培管理 香蕉栽培管理 香草植物栽培管理 韭菜栽培管理 茄子栽培管理 茂谷柑栽培管理 苦瓜栽培管理 胡蘿蔔栽培管理 紅龍果產培管理 紅豆栽培管理 秋葵栽培管理 洛神栽培管理 洋蔥栽培管理 洋桔梗栽培管理 洋香瓜栽培管理 青花菜栽培管理 花生栽培管理 芥菜栽培管理 芝麻栽培管理 玫瑰栽培管理 咖啡栽培管理 西瓜栽培管理 綠竹筍栽培管理 紅茶栽培管理 杭菊栽培管理 彩色海芋栽培管理 甘藍栽培管理 鳳梨栽培管理 蝶豆栽培管理 翠珠花栽培管理 菜豆栽培管理 甘藷栽培管理 玉米栽培建議 仙草栽培管理 木鱉果栽培管理 山藥栽培管理 山葵栽培建議 大豆栽培管理 木瓜栽培技術基礎 南瓜栽培管理 文旦栽培管理 蔥栽培管理 草莓栽培管理 百香果栽培管理 百合花栽培管理 甜椒栽培管理 番茄栽培管理 茶樹栽培管理 芭樂栽培管理 蘆筍栽培管理 花胡瓜栽培管理 芋栽培管理 水稻栽培管理 辣椒栽培管理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