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稻穀

碳化稻穀Carbonized Rice Husk

稻殼是碾米後剩下的廢棄物,將稻殼經過高溫炭化後,形成表面有光澤、黑色的炭化稻穀,其無蟲卵、多孔隙和與土壤相符粒徑等特性,有助於農業廢棄物資源化之利用,亦是農業地力改良之有機質材。

●成分

主要成份為矽 (20~30%) 及鉀 (8~15%)

含有大量的矽,是種植水稻、麥類、甘蔗等單子葉作物的絕佳選擇。

是天然性鉀離子來源,可做有機鉀肥來源。

鈣、鎂等元素以及礦物質,可減少作物生理性障害。

●特性

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

矽可以使許多作物,尤其是水稻的植株更強健,提高抗病害的能力。

矽為水稻生長之必需元素,可強化表皮使莖稈粗壯,提高葉片直立程度,降低遮蔽及倒伏,有助水稻生長及產量;當缺乏矽時,水稻生長明顯減弱,病害發生嚴重,產量降低。

與土壤成份相近,可視為土壤代用品

其無蟲卵、低比重、多孔隙和與土壤相符粒徑等性質,是理想介質的選擇,適合用在水稻、麥類、甘蔗、牧草等單子葉作物。

無菌,防止疾病和害蟲的傳播。

多孔隙的特性也可作為提供土壤益菌繁殖棲地。

可增強吸熱作用,減少植物寒害、介質透氣良好,增加根部氧氣供應。

可改善土壤物理性,在黏質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壓實;在砂質土壤使用可以提升保水及保肥能力,減少乾害。

改善酸性土壤

炭化稻殼為鹼性資材,炭pH值約為8.5-9.0,對於酸化( pH小於4.5) 的土壤,可發揮土壤酸鹼中和的功能。

吸收土壤有害物質

炭化稻穀表面具有高比表面積,有利於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如鉛、鎘等和氨類氣體,減少連作障礙,提升土地使用率。

●使用方式

碳化稻殼可做為吸附營養元素之載體,故可與有機質肥料、化學肥料一同使用。

碳化稻殼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如連續使用數年,可累積土壤有機碳,不僅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質,同時可活化土壤,故建議連續數年少量累積使用,以維持土壤有機碳之含量,不但可培養 樹勢及使植株健壯,且對果實品質及產量之提昇亦有所助益。

【使用量】100-200公斤/分地

●注意事項

碳化稻殼為鹼性之有機資材,故不宜施用在鹼性土壤中(pH>8以上)。

●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

1.廖勁穎、張繼中、黃文益. 2013. 炭化稻殼在水稻有機栽培上的應用. 臺東區農業專訊 87:8-10.

2.蘇博信. 2011. 碳化稻殼之介紹及田間運用. 高雄區農業專訊 78:16-17.

112.7.18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