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栽培管理
菜豆(敏豆)施肥建議表(台肥版)
使用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用量 |
整地前2週 |
農友牌鎂鈣肥 |
每分地80-120公斤,全面撒施後耕入土中 |
開溝定植前 |
生技1號或3號 + 寶效39號複肥 |
各施100公斤(生技)+ 40公斤(複肥),溝底施入後築畦 |
定植後7天內 |
活力磷寶 或 活力生技營養劑6號 |
稀釋300倍澆灌根部,促進根系發育 |
追肥(共3次) |
黑旺特43號 或 寶藍肥複肥 |
每次每分地約20公斤,發芽後每15-20天一次,條施後覆土 |
葉面補肥 |
活力鉀寶 |
生長期每10天噴施一次,稀釋300倍葉面噴施,提升抗病與品質 |
📌施肥重點整理:
- 基肥以有機+複肥混合施入,提供初期養分與改善土壤結構。
- 追肥以高鉀型或平衡型複肥分次補充,加強豆莢發育與抗病力。
- 活力磷寶或生技營養劑作為開根劑,強健根系、縮短緩苗期。
- 活力鉀寶定期葉面噴施,可提升豆莢品質、延長採收期。
菜豆(敏豆)禾康建議用肥版本(慣行農法)
生育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整地前2週 |
磷鎂鈣 + 大顆粒硫酸銨 |
各 20 公斤/分地,全面撒施後翻耕調土壤 pH |
整地築畦時 |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
各 5 包/分地(共約 125 公斤),溝底均勻撒施 |
定植後 7 天內 |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各稀釋 300 倍灌根,促進根系生長 |
追肥階段(3 次) |
禾康1號平均肥 + 鈣勇白肥 + 金枝玉葉 |
每次各稀釋 500 倍灌根,每 15~20 天一次 |
葉面補肥 |
禾康即溶肥(2號高鉀) + 金枝玉葉 + 藻禾康 |
稀釋 1000 倍,每 10 天葉噴一次,促進莢果飽滿與抗病 |
菜豆(敏豆)有機栽培建議(有機農業可用資材)
生育時期 |
建議資材 |
使用方式與建議用量 |
整地前2週 |
鎂鈣肥 + 磷礦粉(可選) |
各40公斤/分地混翻土,提升緩衝力與鈣供應 |
整地築畦時 |
好康633 + 禾康果樹肥 |
各 5 包/分地,改善有機質含量,促進土壤活化 |
定植後 7 天內 |
活力磷寶 + 金枝玉葉 + 木醋液 |
各稀釋 300 倍灌根,縮短緩苗期、防治根腐菌 |
生長期追肥 |
德國立補樂 + 鈣強液肥 + 金枝玉葉 |
各稀釋 500 倍灌根,補充天然氮源與強化植株體質 |
葉面補肥 |
藻禾康 + 禾康微量元素 |
各稀釋 1000 倍葉噴,促進莢果形成、抗缺素 |
🐞天敵保育建議
害蟲 |
天敵 |
保育策略 |
蚜蟲 |
瓢蟲、寄生蜂 |
保留花草帶、天然醫生加禾康甲殻素 |
斑潛蠅 |
捕食蠅、草蛉 |
保持土壤濕潤、輪作減壓,灑蟹殻粉一分地40公斤 |
小菜蛾 |
寄生蜂、黃斑粗啄椿象 |
種植天敵蜜源植物如蘿蔔花 |
🛡️病蟲害有機防治建議(IPM)
病蟲害 |
發生時期 |
有機資材與管理方式 |
白粉病 |
晚期、乾燥季 |
木醋液+藻禾康(各500倍葉噴),保持通風 |
炭疽病 |
潮濕季 |
鈣勇白肥強化抗病性,多使用活力磷寶 |
蚜蟲 |
初春至開花期 |
苦楝油、天然醫生皂素500倍葉噴;搭配天敵保護 |
斑潛蠅 |
全期 |
黃板誘殺 + 木醋液葉噴預防,避免雜草過度繁生 |
<菜豆栽培管理>
111.12.27
菜豆,俗稱四季豆、敏豆,為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豆類蔬菜。原產地在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分布極廣,世界各地均有種植。台灣四季豆主要產區為南投縣其次為屏東縣,菜豆依食用方法可分成乾豆、嫩(青)豆、嫩莢,臺灣主要食用菜豆的嫩莢,而歐美國家常吃的海軍豆,則是菜豆完全成熟後的乾豆仁。
●菜豆、豇豆、豌豆
菜豆:果莢長15 ~ 20公分。
豇豆:(植物學正式名稱為豇豆;市場上俗稱菜豆),果莢長度約30 ~ 50公分,果莢顏色分成白皮、紅皮、青皮和花皮。
豌豆:果莢長度約10 ~ 15公分豌豆依外型用途之不同,可分為嫩莢用(莢豌豆)、嫩豆用(甜豌豆)、豆苗用、甜豆用及豆芽用等五種類型。
●生態習性
四季豆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40天,花後10-15天即可採收豆莢。
◆溫度:菜豆為暖季作物,發芽適溫為20~25℃,生育適溫為15~20℃。
開花授粉適溫為 20~25℃,30℃以上或15℃以下易落花落莢。
◆土壤:pH5.5~6.8最適宜。
◆水分:為淺根性作物不耐淹水,如果土壤水分過多,易造成植株成片黃化生長不良。
◆日照:日照時數達8~10小時,開花好,結莢多, 因此設施栽培應滿足8小時以上的光照為宜。
◆菜豆不適於連作,連續栽培將造成生育不良,最好能與水稻輪作,以減輕土傳病害之為害。。
◆菜豆耐鹽性差,土壤中NaCl 濃度達2,000 ppm時地上部及收穫物之重量均會減半。
種類
市場上俗稱的四季豆(正式名稱為菜豆),依外觀特性而有不同的稱呼:敏豆、粉豆、醜豆,由於一年四季皆有生產,而將這些嫩莢蔬菜統稱為四季豆。
(圖片來源:農委會)
陳等,2013)●栽培管理
●肥培管理
豆類作物需肥量不高,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可固定空氣中的氮,故在施肥方面,磷、鉀肥較氮肥重要。
●施肥建議
常見蟲害
主要蟲害有薊馬、斑潛蠅類及豆莢螟。
可噴施無毒資材,如【甲殼素或苦楝油】進行防治,另外可設置【黃色黏紙】黏成蟲。
薊馬
全年都會發生,尤其在乾旱季節更為嚴重,以刺吸式口器或產卵管危害,留下白色、褐色的斑點或是不規則長條狀褐色疤痕,造成豆莢外觀受損,影響產品價值。
斑潛蠅類
全期均會受害,其中斑潛蠅主要危害葉,造成葉片產生不規則的食痕,俗稱畫圖蟲。
豆莢螟
本害蟲為雜食性,全年均會發生,目前為敏豆最嚴重的蟲害問題,幼蟲危害後會在豆莢表面留下取食孔,並在孔外有褐色蟲糞堆積,嚴重影響豆莢品質。
●常見病害
田間常見病害有銹病、白絹病及萎凋病。菜豆連續採收期長達40天,期間病蟲害常造成為害,如用藥不當易發生農藥殘留問題,因此整理非農藥防治技術,提供農友參考應用。
銹病
初期在葉背形成白色斑點,逐漸形成突起的鐵銹色病斑。
好發環境:全期都會發生,好發於涼爽高濕季節,春天尤其發生嚴重,在夏季高溫期則較輕微。
防治方式:
注重田間衛生,發生初期即早清除罹病部位,以減少園區感染源,並即時進行藥劑防治。
避免密植,注重整蔓,減少枝葉重疊,保持田間通風良好。
種植耐病品種如臺中1號,可減少銹病為害。
白絹病
發生於莖基部,造成莖基部腐爛而使植株枯萎,發病植株之莖基部或附近土面出現白色菌絲延。
好發環境:敏豆生育期間,從苗期到結莢期都會發生,在高溫期尤其容易發病。
防治方式:
輪作:與水稻輪作是降低本菌危害的最佳措施。另休耕時田區浸水,也可降低土壤病菌傳播。
種植前土壤翻耘,曝曬後再加水灌溉,可以降低病源數量。
萎凋病
由下位葉往上位葉黃化,後期整株萎凋死亡,罹病維管束呈現褐化。
好發環境: 土壤傳播性病害,當土壤乾溼時發生最為嚴重。
防治方式:
輪作:與不同科作物輪作,使存活於土壤中之病原菌無寄主可感染,病原菌自然無法存活而死亡。
淹水:許多病原菌在土壤淹水缺氧環境下,病原菌密度會快速下降。
選擇排水良好地方種植,土壤含水量高有利病菌之感染。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1.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2.黃晉興、石憲宗、吳錫家、谷婉萍、王毓華. 2014. 菜豆(敏豆)栽培常見之病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農業世界雜誌 366:22-31.
3.陳葦玲、楊宏瑛、蔡本原、郭雅紋、賴文龍、陳鴻堂、林大淵、劉興隆、沈原民 2013. 菜豆綜合管理技術及生產成本分析. 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186.
4.朱雅玲、賴榮茂、侯秉賦. 2012. 菜豆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 高雄區農技報導 11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