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栽培管理
<蘆筍栽培管理>
蘆筍,為百合科、石刁柏屬,多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溫帶地區,性喜冷涼氣候,雌雄一株的宿根性植物。食用部位為嫩莖。採收時依嫩莖顏色,可分為白蘆筍、綠蘆筍、紫蘆筍三種,白蘆筍為未出土地而採收的嫩莖,綠蘆筍、紫蘆筍是長出地面後經日光照射後而變綠、變紫後採收。
蘆筍莖除了可以食用外,其枝葉常綠不衰,可用於插花;果實成熟後含糖量高,可用於釀酒;種子及貯藏根可作藥;植株枯黃後,將其粉碎加入乳牛飼料中,可增進乳牛奶量;蘆筍嫩莖加工後殘渣也可當作豬飼料。
台灣蘆筍栽培面積約586公頃(110年)。採收以綠蘆筍及白蘆筍為主,少數有蘆筍花*。蘆筍主要產區在彰化二林、芳苑、台南西港區。
*蘆筍花: 蘆筍花並不是蘆筍開花,而是蘆筍母莖之嫩芽。
●生態習性
◆溫度:25∼30℃生長良好,且幾乎可周年採收。
對低溫的適應性強,休眠期間的地下部最低可耐受-38℃低溫,<15℃則生長緩慢,<5℃停止生長,若低溫持續一週則易進入休眠。
反之,蘆筍耐高溫能力較弱,當氣溫>33℃,嫩莖外表易纖維化,造成品質低劣。
◆土壤:pH值在6.0-7.8為宜,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者。
◆水分:植株較耐旱,但在採收期需水量較大。不耐浸水,浸水會導致吸收根及貯藏根損傷或死亡。
◆光照:喜充足光照,對光照要求較高,每日光照時數至少達8小時為佳。
(謝等,2019)●栽培管理
(謝等,2019)
●肥培管理
在嫩莖採收期對氮肥需求量最多、 鉀肥次之、磷肥最少
●蘆筍施肥建議
*實際用量應視植株大小、年齡做增減。
●蘆筍有機施肥建議
˙有機栽培,不得施用化學肥料及含有化肥或農藥之微生物資材與有機質複合原料。
●常見危害
在蘆筍栽培中,莖枯病為最重要的病害,尚有造成枝葉紅褐色病斑的褐斑病、造成幼筍出現水浸狀病徵的莖腐病,以及潛藏於土壤中感染老熟植株造成生長勢衰弱的立枯病。
蟲害部份以夜蛾類為主要害蟲,其次則是粉蝨與薊馬之小型害蟲。
●相關產品
●參考資料
1. 蘆筍主題館. 行政院農委會.
2.謝明憲、郭明池、張為斌、趙秀淓、林經偉. 2019. 設施蘆筍栽培管理技術.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172.
蘆筍是一種多年生蔬菜,適合生長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砂質壤土中,土壤酸鹼值(pH值)宜維持在6.0至7.5之間。
基肥施用:
在種植前,建議每公頃施用以下基肥:
• 氮(N): 40-60公斤
• 磷(P₂O₅): 80-100公斤
• 鉀(K₂O): 120-150公斤
• 鈣(CaO): 50-80公斤
• 鎂(MgO): 20-30公斤
• 硫(S): 20-40公斤
禾康肥料產品建議:
• 禾康3號 10-32-18(高磷促根配方): 每公頃100-150公斤,提供充足的磷,有助於根系發育。
• 禾康2號 12-12-36(高鉀促生長配方): 每公頃50-100公斤,增強植株生長勢。
• 鈣勇硝酸鈣(15.5-0-0+26.5CaO): 每公頃50公斤,補充鈣元素,強化細胞壁結構。
• 有機質肥料: 選用如好康633或黑金土等產品,適量施用可改善土壤結構,提升有機質含量。
施肥方式: 均勻撒施後翻耕混合土壤,或作為底肥穴施。
追肥與水肥管理(滴灌/Nutrigation™):
蘆筍在不同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養分供應,建議透過滴灌系統進行施肥,以確保養分均勻分佈。
1. 發根期(0-6週): 促進根系生長,建議每日每公頃施用:
• 禾康3號 10-32-18: 2-3公斤
• 鈣勇硝酸鈣: 2-3公斤
• 硫酸鎂(MgSO₄·7H₂O): 1-2公斤
• 禾康微量元素: 0.5公斤
目標EC值: 1.2-1.5 mS/cm
2. 植株生長期(7週-收穫前): 葉片及莖部快速生長,需增加氮、鉀及微量元素的供應。建議每日每公頃施用:
• 禾康1號 20-20-20(均衡生長配方): 3-5公斤
• 鈣勇硝酸鈣: 3-4公斤
• 硫酸鎂: 2-3公斤
• 禾康微量元素: 0.5公斤
目標EC值: 1.5-2.0 mS/cm
3. 收穫期(嫩芽生長): 提高鉀的供應,促進嫩芽生長,提高產量。建議每日每公頃施用:
• 禾康2號 12-12-36: 5-7公斤
• 鈣勇硝酸鈣: 4-5公斤
• 硫酸鎂: 2-3公斤
• 禾康微量元素: 0.5公斤
目標EC值: 2.0-2.5 mS/cm
4. 再生期(收穫後恢復養分): 補充氮、鉀及微量元素,促進植株恢復。建議每日每公頃施用:
• 禾康1號 20-20-20: 7-9公斤
• 鈣勇硝酸鈣: 3-4公斤
• 硫酸鎂: 2-3公斤
• 禾康微量元素: 0.5公斤
目標EC值: 2.5-3.0 mS/cm
葉面施肥建議:
葉面施肥可快速補充營養,提高蘆筍的抗病性與產量。
• 禾康微量元素: 配製0.2-0.5%的溶液,在生長期與收穫期噴施。
• 硫酸鎂: 配製1-2%的溶液,適用於葉片黃化時。
• 磷酸二氫鉀(0-52-34): 配製1-2%的溶液,收穫前噴施,提高嫩芽品質。
其他管理建議:
1. 水分管理: 滴灌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防止根系缺氧。水質EC值建議維持在0.5-1.0 mS/cm,避免高鹽分影響生長。
2. pH調整: 滴灌水pH值維持在6.0-7.0,可使用硝酸或磷酸進行調整。
3. 病蟲害防治: 避免過量氮肥,以防蘆筍生長過嫩易感染病害。可採用生物防治或低毒性藥劑控制白粉病、葉斑病、蚜蟲等害蟲。
總結:
本施肥方案針對蘆筍不同生長階段設計,使用禾康即溶肥(1號、2號、3號)、鈣勇硝酸鈣、禾康微量元素等產品,確保養分供應均衡,提高產量、品質與抗病性。如需進一步技術諮詢,歡迎聯繫禾康肥料,我們將提供專業建議與訂製施肥方案!